1.本实用新型涉及磨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筛选功能的摆式磨粉机。
辊”碾磨结合气流筛选、气力输送形式的制粉设备,属于圆盘不动型盘磨机。摆式磨粉机对物料的颗粒度有要求,如果颗粒度较大,易引起磨粉机死机、抱死,影响后续磨粉的工作效率,甚至极度影响磨粉机的常规使用的寿命,但是现有的摆式磨粉机缺乏有效的筛选机构,没办法避免颗粒度较大的物料进入磨粉机内,进而导致磨粉的效率大大降低。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筛选功能的摆式磨粉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筛选功能的摆式磨粉机,包括磨粉机本体、壳体,所述磨粉机的底端设置有支撑脚,所述磨粉机的顶端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投料口,所述投料口的正下方水平相对设置有主粉碎辊和从粉碎辊,主粉碎辊的左侧和从粉碎辊的右侧均设置有第一导料板,所述第一导料板的顶端与壳体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料板的中间部分呈弧形,所述第一导料板的正下方设置有伞型筛板,所述伞型筛板底端的中心位置连接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副粉碎箱,所述副粉碎箱的顶端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竖直贯穿副粉碎箱并延伸进副粉碎箱内部,所述转轴的周向侧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割刀,所述副粉碎箱的内壁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二割刀;所述伞型筛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贯穿壳体的左右两侧并延伸进副粉碎箱的内部,所述副粉碎箱的内部底端设置有第二导料板,所述第二导料板贯穿副粉碎箱和壳体并斜向延伸进壳体内部,所述壳体内部靠近底端的位置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位于第二导料板的下方,所述过滤板的左侧与壳体的左侧内壁铰接,所述过滤板的右侧贯穿壳体和集料箱并斜向延伸进集料箱内部,所述集料箱设置设置在壳体的右侧且位于副粉碎箱的下方,所述集料箱的顶端设置有导料管,所述导料管的底端竖直贯穿集料箱,所述导料管的顶端连接有进粉泵,所述进粉泵的输出端通过导管与投料口连通;所述壳体的底端与磨粉机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磨粉机本体的底端设置有带控制阀的出料口。
5.优选的,所述副粉碎箱和集料箱的外部均设置为长方体结构,且它们的内部设置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振动电机的上方设置有伞型挡板。
6.优选的,所述导料管的底端设置为上窄下宽的漏斗形,且所述导料管的底端靠近集料箱的内部底端。
7.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部底端向下凹陷,且所述磨粉机本体的进料口与壳体内部底端的最低处连通。
8.优选的,所述过滤板前后两侧靠近过滤板右侧的位置对称设置有两根第一弹簧,两根第一弹簧竖直向上延伸并与伞型筛板的底端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伞型筛板的边缘处设置有环形的挡料板,所述挡料板的左右两侧连接有第三导料板,所述第三导料板斜向延伸进副粉碎箱内,且所述第三导料板与挡料板的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块。
10.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对称设置在第三导料板的前后两侧,且所述连接块的顶端与底端均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连接块的一端与壳体连接,所述壳体左右两侧设置有便于安装第二弹簧的安装腔。
11.优选的,所述壳体的背面通过水平设置的安装板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主粉碎辊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从粉碎辊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底端通过两根斜向设置的加强杆与壳体的背面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壳体的正面设置有第一观察窗,所述副粉碎箱的正面设置有第二观察窗,所述集料箱的正面设置有第三观察窗,且所述第一观察窗、第二观察窗以及第三观察窗均采用钢化玻璃制作而成。
14.1、通过设置主粉碎辊和从粉碎辊对进入壳体的物料进行初步粉碎,被初步粉碎后的物料中颗粒度满足磨粉机本体要求的,可顺利通过伞型筛板和过滤板进入磨粉机本体进行磨粉操作,而不满足规定的要求的物料沿着伞型筛板被导入副粉碎箱内,经过副粉碎箱内第一割刀和第二割刀再次粉碎,再次粉碎后的物料沿着第二导料板进入过滤板,过滤板对再次粉碎后的物料再一次过滤,如果颗粒度满足规定的要求则可通过过滤板进入磨粉机本体内进行磨粉操作,否则沿着过滤板进入集料箱内,经过导料管和进粉泵的配合被重新导入投料口,重复上述步骤,如此保证了进入磨粉机本体的物料颗粒度满足规定的要求,不会因为物料颗粒度较大而使得磨粉机本体死机或者抱死,进而确保了磨粉的效率与质量。
15.2、通过设置振动电机与第一弹簧的配合,带动伞型筛板与过滤板振动,避免了物料堵塞伞型筛板与过滤板。
16.3、通过设置第一观察窗、第二观察窗以及第三观察窗来便于观察壳体内部、副粉碎箱内部以及集料箱内部的情况。
21.图中:1、磨粉机本体;2、壳体;3、投料口;4、主粉碎辊;5、从粉碎辊;6、第一导料板;7、伞型筛板;8、振动电机;9、副粉碎箱;10、第一电机;11、转轴;12、第一割刀;13、第二割刀;14、第二导料板;15、过滤板;16、第一弹簧;17、集料箱;18、导料管;19、支撑脚;20、出料口;21、进粉泵;22、安装板;23、加强杆;24、第二电机;25、第三电机;26、第一观察窗;27、第二观察窗;28、第三观察窗;29、挡料板;30、连接块;31、第三导料板。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一定要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能够最终靠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能够准确的通过详细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筛选功能的摆式磨粉机,包括磨粉机本体1、壳体2,所述磨粉机的底端设置有支撑脚19,所述磨粉机的顶端设置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顶端设置有投料口3,所述投料口3的正下方水平相对设置有主粉碎辊4和从粉碎辊5,主粉碎辊4的左侧和从粉碎辊5的右侧均设置有第一导料板6,所述第一导料板6的顶端与壳体2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料板6的中间部分呈弧形,所述第一导料板6的正下方设置有伞型筛板7,所述伞型筛板7底端的中心位置连接有振动电机8,所述振动电机8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在壳体2的内部;所述壳体2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副粉碎箱9,所述副粉碎箱9的顶端设置有第一电机10,所述第一电机10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竖直贯穿副粉碎箱9并延伸进副粉碎箱9内部,所述转轴11的周向侧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割刀12,所述副粉碎箱9的内壁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二割刀13;所述伞型筛板7的左右两侧分别贯穿壳体2的左右两侧并延伸进副粉碎箱9的内部,所述副粉碎箱9的内部底端设置有第二导料板14,所述第二导料板14贯穿副粉碎箱9和壳体2并斜向延伸进壳体2内部,所述壳体2内部靠近底端的位置设置有过滤板15,所述过滤板15位于第二导料板14的下方,所述过滤板15的左侧与壳体2的左侧内壁铰接,所述过滤板15的右侧贯穿壳体2和集料箱17并斜向延伸进集料箱17内部,所述集料箱17设置设置在壳体2的右侧且位于副粉碎箱9的下方,所述集料箱17的顶端设置有导料管18,所述导料管18的底端竖直贯穿集料箱17,所述导料管18的顶端连接有进粉泵21,所述进粉泵21的输出端通过导管与投料口3连通;所述壳体2的底端与磨粉机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磨粉机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带控制阀的出料口20。
26.进一步的,所述副粉碎箱9和集料箱17的外部均设置为长方体结构,且它们的内部设置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振动电机8的上方设置有伞型挡板,目的是避免物料影响振动电机8的正常工作。
27.进一步的,所述导料管18的底端设置为上窄下宽的漏斗形,有利于增强导料管18在进粉泵21的作用下的吸力,进而提高导料管18导料的效率,且所述导料管18的底端靠近集料箱17的内部底端。
28.进一步的,所述壳体2的内部底端向下凹陷,且所述磨粉机本体1的进料口与壳体2
29.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板15前后两侧靠近过滤板15右侧的位置对称设置有两根第一弹簧16,两根第一弹簧16竖直向上延伸并与伞型筛板7的底端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弹簧16使得过滤板15随着伞型筛板7在振动电机8作用下一起振动,避免了物料堵塞伞型筛板7和过滤板15,同时也降低了物料附着在伞型筛板7和过滤板15上的可能性。
30.进一步的,所述伞型筛板7的边缘处设置有环形的挡料板29,所述挡料板29的左右两侧连接有第三导料板31,所述第三导料板31斜向延伸进副粉碎箱9内,且所述第三导料板31与挡料板29的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块30。
3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30对称设置在第三导料板31的前后两侧,且所述连接块30的顶端与底端均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连接块30的一端与壳体2连接,通过第二弹簧有利于增强伞型筛板7振动时的稳定性;所述壳体2左右两侧设置有便于安装第二弹簧的安装腔。
32.进一步的,所述壳体2的背面通过水平设置的安装板22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24和第三电机25,所述第二电机24的输出端与主粉碎辊4连接,所述第三电机25的输出端与从粉碎辊5连接;所述安装板22的底端通过两根斜向设置的加强杆23与壳体2的背面固定连接。
33.进一步的,所述壳体2的正面设置有第一观察窗26,所述副粉碎箱9的正面设置有第二观察窗27,所述集料箱17的正面设置有第三观察窗28,且所述第一观察窗26、第二观察窗27以及第三观察窗28均采用钢化玻璃制作而成。
34.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开启第一电机10、第二电机24、第三电机25以及振动电机7和进粉泵21,接着将物料从投料口3投入壳体内部,主粉碎辊4和从粉碎辊5对进入壳体2的物料进行初步粉碎,被初步粉碎后的物料中颗粒度满足磨粉机本体1要求的,可顺利通过伞型筛板7和过滤板15进入磨粉机本体1进行磨粉操作,而不满足规定的要求的物料沿着伞型筛板7被导入副粉碎箱9内,经过副粉碎箱9内第一割刀12和第二割刀13的再次粉碎,再次粉碎后的物料沿着第二导料板14进入过滤板15,过滤板15对再次粉碎后的物料再一次过滤,如果颗粒度满足规定的要求则可通过过滤板15进入磨粉机本体1内进行磨粉操作,否则沿着过滤板15进入集料箱17内,经过导料管18和进粉泵21的配合被重新导入投料口3,再一次重复上述步骤,经过磨粉机本体1磨粉后的物料成为粉料,粉料可从出料口20排出。
35.其中,振动电机8带动伞型筛板7振动,而伞型筛板7通过第一弹簧16来带动过滤板15振动,使得物料难以附着在伞型筛板7和过滤板15上,同时避免了物料堵塞伞型筛板7和过滤板15;在整个磨粉筛选的的过程中,能够最终靠第一观察窗26、第二观察窗27以及第三观察窗28观察壳体2或者各箱体内的情况。
36.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整个装置通过总控制按钮对其实现控制,由于控制按钮匹配的设备为常用设备,属于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电性连接关系以及具体的电路结构。
3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探索新型氧化还原酶结构-功能关系,电催化反应机制 2.酶电催化导向的酶分子改造 3.纳米材料、生物功能多肽对酶-电极体系的影响4. 生物电化学传感和生物电合成体系的设计与应用。
1.高分子材料的共混与复合 2.涉及材料功能化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高分子热稳定剂的研发
高分子生物材料与生物传感器,包括抗菌/抗污高分子材料、生物基高分子材料、超分子水凝胶、蛋白质材料的合成与自组装、等离子体聚合功能薄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谱(SPR)、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生物传感器等。
1. 晶面可控氧化铝、碳基载体及催化剂等高性能、新结构催化材料研究 2. 乙烯环氧化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 3. 低碳不饱和烯烃的选择性氧化催化剂及工业技术开发
1. 加氢精制 2. 选择加氢 3. 加氢脱氧 4. 介孔及介微孔分子筛合成及催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