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12-30 11:50:29 | 作者: 热水锅炉
“打开绿地时,我们实际上留了后手。如果开放管理出现问题,能借助长廊在晚上封闭绿地,观感上也不突兀。但是建成后绿地管理得当,‘后手’也就没用上。”
图说:改造后的乐山绿地新增了一个充满设计感的长廊,和煦的阳光下,总有不少来绿地遛弯的老人在这里聊天歇脚
人均居住面积不足4平方米的片区,如何拓展老百姓的活动空间?打造一个美丽雅致的“公共客厅”或许是首选。在徐家汇街道,改造后的乐山绿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承载着周边市民各种休闲娱乐需求,大家不仅能散步锻炼、闲聊晒太阳,也能逛市集、看画展、听音乐会、参加义诊……
建设时挂上“意见箱”,人人都能出主意;造好后组建“志愿队”,人人都能帮上忙。在乐山绿地,“家”的边界,已经延展到了街区。
80米的长廊,400米的跑道,下凹的音乐旱喷广场,通透而有设计感的玻璃房……走进乐山绿地,颇具匠心的设计处处体现着将“使用者”置于主位的初心。
设计师的考量,细微到哪怕一小缕阳光。负责设计的VIA维亚景观创始合伙人、首席设计师孙轶家和记者说,乐山绿地周围有几幢高楼,为让活动空间最大限度地沐浴在阳光下,团队专门进行了日照分析,基于科学分析手段来架构空间,将儿童活动和老人休憩场地布局在日照充足区域。“10时到16时,广场的大部分区域、儿童活动区域光线都是比较好的。午后,南面的健身角光照充足,老人和白领都会来使用设施。”孙轶家说。
座椅的分布和材质选择,也希望解决户外公共座椅“冬冷夏热”的尴尬。改造后的座椅与树池、儿童玩耍设施融为一体,解决不同人群的需求。白色混凝土的材质既耐久,也比石材的热供效能更好,木质靠背和木质坐凳比例的提升,也能让老人晒太阳时更温暖。
令大家津津乐道的,还有“退界20米”的故事。乐山路上原有一堵围墙,将绿地与人行道切割,人行道仅有2米多宽,通行必须借道机动车道。改造中拆除了围墙,通过绿化的局部后移形成了20米的步行空间,使绿地成为全时段游憩、全年龄共享、全空间造景的开放式社区花园。“公园城市并非一定要到公园里去,在路上行走就有穿行林荫的感觉,街区就很舒服了。”孙轶家说。
绿地打开后,80米长的“众乐之廊”既提供了遮阳避雨空间,也令空间更通透,曾经的不文明行为逐渐消失。孙轶家透露了一个细节:“打开绿地时,我们实际上留了后手。如果开放管理出现问题,能借助长廊在晚上封闭绿地,观感上也不突兀。但是建成后绿地管理得当,‘后手’也就没用上。”
乐山绿地周边,有不少老旧小区。其中,乐山新村的住房面积普遍为40余平方米,最大户型为59.12平方米,最小户型仅8.5平方米。居民日常活动中,这片绿地可算最常去的休闲场所。
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管理与维护,乐山绿地一度“乌烟瘴气”,凉亭下一桌又一桌的棋牌令很多居民不敢踏足。为此,徐家汇街道与徐汇区绿容局以“山水际会,众乐之源”为主题推动乐山绿地的整体改造,设计的具体方案寓意“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听闻绿地要改造,很多居民极为关注,很有强烈的参与设计意愿。“到了居民家,他们对这片绿地有多重视。这个公共场所,就像居民家的‘公共客厅’,天天要来使用,所以他们对绿地不仅有功能上的需求,更有着关于美好度、体验感的设想。”孙轶家说。
有一次,设计师和绿化部门工作人员一起去一户居民家沟通,原来对方家窗户就能望到“众乐之廊”的廊架,居民对飘顶设计提出了设想。还有居民认为,绿地应该将“乐山”中“山”的概念体现在设计中。这些建议,很多都被相关部门结合进方案中,比如绿化带就打造出了高低起伏的丘陵感。
绿地改造的事前、事中、事后,都全过程听取了市民意见。徐汇区绿化管理中心段新艳和记者说,方案征询阶段,绿化部门牵头的听证会就至少开了三次,并制定了“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在方案中融入健身、儿童活动、阳光房、看书等居民提出的需求,同时规避大树挡光等情况。
施工开始后,工地围挡上挂出意见箱,专门设计了小程序供线上填写,收到的意见建议不下数百条。同时,多方还组建了微信群,实时回应、解答居民诉求,对于不足能改就改,对于建议能采纳就采纳。
如今,乐山绿地的“使用率”非常高,每天客流量与徐家汇公园相当。这里的每位使用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落,也是城市更新和公共生活的真正主角。
记者看到,漂亮的玻璃房既是能晒太阳的“客厅”,又摆放了不少书籍,成为书香飘溢的“书房”;每周四上午,一支由居民组成的“乐山小乐队”在这里排练和演出,玻璃房又成了曲声悠扬的“琴房”。街道也不定时将服务和活动“送”进绿地,经常在玻璃房内开展非遗手作、阅读推广、武术健身等活动,还频繁举办义诊、反诈、司法咨询等,为老年人量血压、测血糖、普及法律知识。
家门口的绿地除了建好、用好,还要管好。绿地建成后,周边8个居委会招募组建了一支25人的居民志愿者团队,协助管理部门共同维护秩序。
团队负责人王亚农介绍,志愿者平时主要在绿地中开展隐患巡查,发现不文明现象及时劝阻,看到设施设备损坏及时报修,引导大家更好地享受这片空间。志愿者团队还起草了《乐山绿地文明游园守则》,定下8条“公约”,张贴在玻璃房外墙上,引导游园者遵守公序良俗。
志愿者还注重收集周边居民的建议,并及时与管理部门沟通。在大家的建议下,健身步道牌上增加了报修、投诉和监督电话;阳光房内,则出现了一批“共享坐垫”,市民冬天可拿去垫在户外的坐凳上。这几天,志愿者还在与街道对接,希望向片区居民征集家中的老物件,在玻璃房内举办一场“上海老物件展”。
在志愿者的带动下,慢慢的变多的居民将绿地当成了自己的“家”。今年77岁的夏林盛家住乐山三村,从小在这里长大,绿地改造好之后天天都会来遛遛。有一次,老夏看到有人把狗牵到座椅上,忍不住出言相劝。大家都说,曾经“乐山”是脏乱差的代名词,都不敢说自己住在乐山,现在提起乐山别人都会夸赞,居民们“报家门”也更有底气了。
人民对于宜居安居的“心之所盼”,是政府紧抓不放的“心之所系”。一路走一路聊,这是我们最深切的感受。
这些年,市住建委、市房管局、市绿容局等聚焦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持续推进住房领域和街头巷尾的各项民心工程、民生实事,努力让上海成为人民群众安居、宜居、乐居的向往之地,力求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年初,城市更新推进大会为“两旧一村”改造明确了“施工图”“时间表”,一批显示度高、示范性强的案例相继出炉。为让住房更多样化、多元化,今年计划安排新增建设筹措的7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目前已相继就位。
小区里各项硬件设施更在逐步提升。老旧小区的电梯装起来了,住宅老旧电梯也正逐成安全评估;电瓶车充电设施建起来了,到2025年底力争实现全市小区充电设施全覆盖;垃圾分类精品小区慢慢的变多,到今年年底,19695个投放点要达到微更新标准,3788个投放点要达到专项更新标准,660个居住小区(村民聚居区)将达到精品小区Ⅰ类要求,建成648个惠民回收服务点。
漫步街区,一个个口袋公园“串珠成链”,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绿色空间。去年底上海已建成口袋公园476座,今年这一个数字将再增加60。这些“小而美”的空间在各个角落为市民带来惊喜,于细微之处提升了城市的宜居美感。
采访中我们得知,市民是“挑剔”的,他们对于“家园”建设的参与感强烈,对于细节的重视程度令人感慨却也能理解,因为这毕竟是他们每天要生活的空间。市民又是容易“满足”的,一些微小的提升也能带来莫大的幸福,这也敦促着管理部门为百姓考虑得再多点、再细点。
我们希望,慢慢的变多的城市居民借助政府和社区的桥梁,住上健康、安心、活力、温暖的“家”。每一个市民在城市中找到归属感,魔都才更有“魅力”。
总台记者获悉,在韩国济州航空一架波音737客机于12月29日在务安机场着陆偏离跑道并发生爆炸事故后,韩国济州航空又一架同型号波音客机于30日早上因起落架故障出现异常在起飞后不久折返,最终成功降落。
12月27日,针对“辽宁本溪一学校食堂被指疑似给学生吃垃圾桶剩菜”事件,国务院食安办联合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约谈辽宁省本溪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约谈指出,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校园食品安全更是重中之重,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
这就是人间不公!731部队细菌战犯逃回日本后,很多人在医院、学校等公立机构担任要职
731部队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下令组建的细菌战秘密部队之一。1931年到1945年期间,731部队进行骇人听闻的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等,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数千名中国、苏联、朝鲜战俘和中国平民被用于人体细菌和毒气实验。
央视新闻报道:12月29日,一架韩国客机降落过程中冲出跑道,和机场围栏等发生碰撞后起火。
美国中央司令部21日晚发表声明称,一架美军F/A-18战斗机当天在红海上空被一艘美军巡洋舰错误击落,机上2人弹射逃生。声明称,上述战斗机从美国“哈里·杜鲁门”号航空母舰上起飞,当时正在红海上空飞行。美国“葛底斯堡”号导弹巡洋舰错误地向其开火并击中目标。
刚刚过去的12月26日,对中国和西方而言,都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这一天,是诞辰131周年纪念日;这一天,美国沉浸在刚刚过完圣诞节的喜悦氛围中。
男子在寺庙捐款时手机掉进功德箱,寺庙方只允许其取回SIM卡:丢进功德箱的任何东西都属于神灵
近日,印度泰米尔纳德邦一名男子在寺庙捐款时,不小心将手机掉进功德箱,求助后得知功德箱两个月才打开一次。不仅如此,寺庙方面还称,根据1975年颁布的相关法令,“丢进功德箱的任何东西都属于神灵”,因此拒绝归还手机,但表示允许男子取回SIM卡并备份数据。
12月29日,韩国济州航空代表理事金利培举行发布会,对当天客机碰撞起火事故中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无论事故原因如何,都负有沉痛责任”。出事客机一直按计划来维护,此前没再次出现任何异常现象。济州航空表示,已组成事故对策特别小组,将全力善后并支援遇难者家属。
注意!“人偏肺”病毒来袭,这些防护要点你得知道。最近,一种叫“人偏肺”的病毒悄悄在周围“潜伏”,它就像一个狡猾的“小恶魔”,主要是通过唾沫传播,而且专门挑婴幼儿、老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下手”。发病的时候,和感冒特别像,发热、咳嗽、流鼻涕,让人防不胜防。我邻居家的小孩前几天就中招了。